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后一战七(2 / 7)

加入书签

直对满州窥视已久,趁此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之际,习惯于趁火打劫的俄国人不参上一脚,前就怪了。之前的中国,几年前的波兰、罗马尼亚阻止这些贪婪的北极熊对领土扩展的热情。”“还有当年日俄战争的仇恨,他们能忘记得了?以俄国人的性格他们自己说出来,恐怕都没有人会相信。这个时候不报,他们也就不是俄罗斯人了。现在精锐已经抽调一空的关东军早已经不是那支帝国之花了,剩下的那些依靠在乡军人组建起来,与中国派遣军一样,连步枪都凑不齐地师团怎么能与在欧洲战事结束之后,无论是战斗力、战斗素养,还是武器装备都已经达到顶峰地俄军相比。”“如今日本的败局已定,我们这些做高级指挥官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让你们能活着回到家乡,而不是变成一捧骨灰回到日本,更不是让你们埋葬在这异国的土地上成为他乡野鬼。”“你们多活下来一个人,就会为战后地日本多保留一分元气,战好的日本还需要人去重建,去保卫。支那军原来不使用重炮,是因为我们地阵地与武昌城内的民居犬牙交错在一起,他们不敢冒着让自己同胞伤亡太多的风险,在巷战中使用重炮。”“但是现在整个武昌城除了没有多少中国平民的蛇山之外,已经丢的差不多了,他们再使用重武器支援作战,已经没有任何忌讳。这是一场已经输定了的战斗。”“我不能为了一个输红了眼地岗村大将,将这最后的一千多人都扔在这里。你们现在还年轻,不应该死,要想办法活下去。就算是为了日本,为了大和民族地重新振兴你们也要活下去。”“去吧,我说的已经够多地了。不想再说什么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你去和支那人说一声,告诉他们,我们接受他们地条件,希望他们也能履行他们的承诺,放我们过江?”“事后,我会去和东京大本营以及岗村大将解释。所有的罪责由我一人来承担。哼哼,就是不解释,日本又能坚持几个月?”说到这里,伴健雄中将疲惫的闭上眼睛,不想在说什么了。看着已经下定决心的师团长。前田胜实没有再说什么,匆忙派出一个作战参谋下山向中国方面通报师团的决定之后,迅速的开始安排撤退事项。伤兵到好说,除了自己能走的,剩余不能走的,现在还有足够的人手来抬。毕竟大部分伤兵都已经扔在了武昌城内,不是当了战俘,就是已经玉碎。能撤退到蛇山的数量并不多。只是蛇山上几个军需物资仓库中,堆积如山的弹葯和物资让他犯了愁。尽管原来储备在武昌的弹葯物资,在28集团军攻城之前已经运过江北一部分,但是在中美空军的轰炸之下,这些物资的运输速度极为缓慢。等对手攻进武昌城,开始巷战的时候在武昌,尤其是修建了大量防空设施的蛇山上仍然囤积有大量的弹葯、粮食以及化学武器尚未来得及运走。这些东西现在根本无法抽调出足够的人手和车辆以及船只运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运送。要是全部炸掉,那就太可惜了。他也没有这个权利。自己挠了半天头有没有想起来该怎么处理这些物资的前田胜实只能再一次请示师团长,是否全部炸掉。“炸什么炸,除了毒气弹全部扔到长江中去之外,所有的弹葯全部给支那军留下。”听完前田胜实的想法之后,伴健雄中将一摆手,丝毫没有顾虑的拒绝了他的建议。“这,全部给支那军留下,是不是有些?这些弹葯他们会用到与我们作战的上的。也就是说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弹葯随时会落到我们头上。师团长如果说您违抗命令,带领我们撤退,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但是这一条命令,我实在无法理解?”听到伴健雄中将的回答,前田胜实几乎是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般,睁大了眼睛。看着被自己命令弄地目瞪口呆的前田胜实,伴健雄中将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从他那把典型中国特色的躺椅上站起身来,点上一支烟,走到地堡的观察孔边上,看着山下的武昌,沉默了好大一会才象是与前田胜实说,又象是在自言自语的道:“这场战争,日本是败了,输的精光。但是中国人就真的胜利了吗?我看未必。”“前田君,你说中国人在战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说到这里伴健雄转过身来看着前田胜实问道。“这很好判断,按照中国现在的政治形势来说,发生内战的几率相当地大。恐怕中国会爆发一场激烈地内战”听到师团长的提问,作为师团高级作战参谋,对中国局势相当了解的前田胜雄几乎没有任何问的回答。“不错,你对中国的形势看地很透彻,不过,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不是几率非常大,而是百分之百地会爆发。国共两党的积怨太深,这种仇恨几乎已经渗入到骨头中去。在面对我们这个共同的敌人的时候,尚且小打小闹不断,没有了外敌,恐怕大打出手就在面前。”“+蚌相争,渔翁得利。中国内战对于日本来说,不管是那一方面胜利都会是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所以他们的内战打地越惨烈,时间越长对我们就越有机会。所以我将这些弹葯留下,帮帮他们的忙,让他们打地越激烈越好。”“日本帝国已经挺了多长时间了,这些弹葯落在我们头上的机会可能性不大,与其炸掉浪费,还不如将它们留给中国人,让他们自相残杀地。至于那些毒气弹是不能留给他们的,既然无法携带就全部推到长江中去。让这些化学武器最后一次发挥作用,阻击中队渡江北上地计划。”说道这里,伴健雄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