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8章(1 / 2)

加入书签

乐重恩和姜霜, 说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这么点事情姜霜不至于不同意,秋东不知道乐重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索性也懒得猜。

乐重恩面色赧然, 不好直视秋东双眼,尴尬道:

“这不是听闻王后娘娘正在给您挑选妻子嘛, 表妹年岁尚小,舅母想多留她两年。”

哦,懂了,这是怕他们把人送到姜霜身边,整日在秋东眼皮子底下晃悠,秋东给误会了。提前打个招呼,人家就是纯粹出门交际的,完全没有其他意思。

“我回头跟母后提一嘴就行。”

这么些人凑在一起,简直乱成一锅粥了,秋东心里暗自发誓,他这辈子坚决不给人保媒拉纤。

做个事业脑,挺好的。

事业脑秋东带人陆续在各地开办马球场,组建马球队,进行集中训练。

上行下效,打马球几乎成了贵族阶级的象征,就跟琴棋书画似的,身为贵族阶级,可以不精通,但多少得会,否则出门和人没有共同话题。

同时也成了许多普通人向上晋升的阶梯,马球打得好,就能得到贵族的赏识,从而改变自身处境。

颇有点北宋高俅凭借蹴鞠上位的意思。

就连街边要饭的叫花子都知道,整个姜国的马球场,九成九掌握在二殿下手中。如今的二殿下,说是宗室第一财主也不为过。

大多数朝臣看到秋东凭借身份便利疯狂揽财,纷纷上折子弹劾。

随着马球场生意日益扩大,打马球逐渐在整个姜国兴起。民间普通百姓没有马的情况下,很快出现了替代品——

蹴鞠。

就连乡间小儿,也能对着简陋的竹编鞠,快乐的玩儿上一整天。

秋东便叫各地的马球场给百姓免费提供鞠,皮的,竹的,种类极多。甚至还邀请他们去马球场打比赛,赢的队伍就能获得一只精美的鞠。

此举带动的商机且不论,秋东短时间内在民间的声望就达到了顶点。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能看到的,暗地里,秋东打着招录马球队成员的名义,在民间将那些擅马球和蹴鞠之人招录进去,加以训练。

他用匪贼进行实地操练,将从匪贼窝里缴获的物资,按照功劳分给所有参与的成员。见到货真价实的好处后,成员们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便是可能受伤死人又怎样?

搏一搏,全家稀粥换干饭!

与其有今朝没明日,等着不知道哪天全家饿死,还不如拼一把,即便自己死了,二殿下也会让人好好安置他们的家人,好歹以后不会再饿肚子了!

这股打击匪贼的力量在暗中缓慢发展,周遭百姓感觉并不明显,也就当地的匪贼们,渐渐察觉到二殿下那马球队在刻意针对他们。

于是双方在暗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匪贼们有不要命选择正面拼杀的,有藏在暗中苟且求生的,也有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的。

在一场场战斗中,秋东的马球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俨然有了正规军的样子。

说他们是正规军毫不为过,严明且公开的赏罚制度,从小队长,大队长,到排长,连长,一级级有严格的管理和晋升制度,拥有相应的权利与待遇。

以及对秋东的绝对服从。

若叫懂行的人瞧了,就会发现这支队伍甚至比如今朝廷的大多数军营更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

因为眼下朝廷不少军队因为上面拖欠粮饷,层层克扣,底层士兵吃不饱饭,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甚至一天中还得抽出半天时间自个儿去外面谋算着混饱肚子。

管理上来讲,可以说是一团乱。

也给皇帝的直属军队,还享有正常待遇。

秋东不会告诉下属这一点,而他的下属们,至今认为他们的主业是打马球挣钱,副业是剿匪闷声发大财。

且他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他们的副业要悄悄进行,不能被当地驻军察觉。万一驻军也发现里面发财的门道儿,和他们抢夺怎么办?

所以根本就没他们被朝臣怀疑拥兵自重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秋东还叫人私下从周边国家大量收购粮食存储下来,不拘是小麦大米,亦或者大豆苞谷,乃至于牲口吃的草料他都囤积。

此外还有相应的衣裳鞋袜布料,帐篷水囊护心甲。

这事儿是费久沉悄悄去办的,虽然他觉得依照他们目前的“兵力”囤积这么多完全没必要。

但秋东只说了一句“我还得养着太子阿兄,总不能让他手里真没一点儿兵马”就把费久沉给完全说服了。

那就囤吧,反正他们有钱,全是从那些世家大族豪门贵胄手里赚来的,花起来不心疼。左不过费点儿功夫,回头转手卖掉也行,就当是尝试涉足粮食行当了。

哎,还是那句话,跟着二殿下干,刺激是刺激了,就是一不小心容易刺激过头,稍不注意便是砍头的罪过。

明明他最初只是想打个马球,为何事情会发展成脑袋别在裤腰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