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1 / 2)
群臣哑口无言,心里一千个理由这会儿也没法说出口,总不?能让皇帝做个两面三刀,出尔反尔,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君王吧?
哦,您当初劝先帝择贤而立,应变天灾。到了?您这儿,这话就不?算数了??群臣当真讲不?出口。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太子李隆基再装聋作哑就不?合适了?,于是?他跑着进宫,抱着阿耶的大腿哭诉道:
“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
就连李隆基也没想?到,姑姑来这么一招,他还没想?好?要如何?在?阿耶跟前自辩呢,忽然就被惊喜砸到脑门儿上,皇位直接送到他手里。
在?李隆基想?来,若一定要有人在?彗星降临一事上出面背锅,非他莫属。
所以他此时的疑惑真真切切。
面对?太子的推辞,李旦道:
“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
听阿耶将他老人家之所以能坐上皇位,天下之所以能安定的功劳,全部算在?他头上,李隆基心里除了?得意阿耶对?他的看重外,更多的是?愧不?敢当。
于是?他再三推辞。
李旦急了?,他早年是?最不?相信神神鬼鬼那一套的,当年他被阿娘身?边的韦团儿用巫蛊之术诬陷的时候都不?信。
可世事变迁,直到他两度登上皇位,得了?阿弟的一句“天命所归”,终究对?命这东西信了?几分。
于是?他问太子:
“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
这话意思就丰富喽。
一句灵柩前继位,谁也摸不?透他说的是?待他百年后,李隆基在?他灵柩前继位,还是?他马上应了?天劫暴毙,好?叫李隆基在?灵柩前继位。
李隆基只好?顺势应下。
自此,李旦禅位,成为太上皇,李隆基登基。
改元至德。
狄仁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事后,他再次拜访福王殿下,同样的听雨楼中,他声音飘忽,对?秋东道:
“自禹结束了?禅位制,开启了?家天下后,吾还是?第一回见如此不?恋权的皇帝。”
秋东轻笑,说完全不?恋权也不?十分准确,毕竟李旦还掌握着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
“卿觉得,如此便万安了?吗?”
狄仁杰摇头,深深的叹口气道:
“太平公主与陛下之间皆想?除掉对?方很久了?,原本是?东风与西风的关系,如今陛下登基,彻底占了?上风。若公主主动求和,日?后安分待在?府里不?生事,或许陛下能容她一二。
可依照臣对?公主的了?解,绝做不?出对?晚辈低头求和之事,况且……”
“况且,阿姐一生顺遂,并非太上皇那般能轻易放下权势之人,她得到了?,便想?永远握在?手中。所以她与陛下之间,势必会分出个你死我活。”
秋东补全了?狄仁杰不?好?说的话。
狄仁杰苦笑。
但他认为这并非坏事。
原先有太上皇在?头顶压着,那两人无非是?谁暂时压谁一头罢了?。
如今,再无人阻拦,若陛下能狠下心除掉太平公主,也算是?肃清朝野,结束了?自武周以来的乱象,大权在?握啦!
秋东似笑非笑看他:
“卿以为陛下会如何?处置公主?”
狄仁杰说:
“公主之罪,当杀!”
秋东便忍不?住唏嘘。
连狄仁杰都能看出皇帝对?阿姐生了?杀心,依照阿姐的性子,怕是?已?经?在?暗中准备弄死皇帝了?。
秋东心绪复杂,他对?两位兄长道:
“也不?知当初吾将她带上这条道,究竟是?对?是?错?”
李弘正?在?炮制药材,李贤在?廊下检查百岁的功课,两人对?秋东这话嗤之以鼻。
李贤头都没抬,不?屑道:
“就太平那性子,和天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没有你的引导她也迟早走上这条路。充其量,你对?她而言不?过一条更加平稳的捷径罢了?。”
李弘手里的刀平稳有力剥开一段儿枸杞根,温声道:
“对?错这种事,要看对?当事人而言值不?值了?,若太平觉得如此走一遭不?后悔,便是?值得的,何?论错处呢?”
秋东好?不?容易悲春伤秋一回,结果姿势才?摆出来就被两位兄长好?一通嘲讽。
只好?抹把脸,转头去检查李百岁近日?可有进步。
长安城内,太平明确感知到李隆基对?她的杀心,准备最后一次对?李隆基发起反击。
这一回,太平联合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雍州长史?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