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1 / 2)

加入书签

他在连城练兵多年,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很快便让曲花间看到了成果。

一切都在飞速进行着。

翌年年初。

一直互相别苗头的燕王和安王突然矛盾激化,各自派兵在荆州和雍州的交汇处打了一仗。

燕军一员猛将斩杀了安王手下第一谋士的亲子。

这也导致安军节节败退,连丢三个城池,眼看第四个城池也要守不住,安王勃然大怒。

安王一直经营着对属下关怀备至的名声,自然要为谋士替子报仇,竟然亲自率兵南下支援。

曲花间趁此机会,让杜山君和林茂率兵五万,并百门霹雳炮从并州攻打司州。

兵贵神速,曲军疾行至司州,修整一夜后开始攻城。

有霹雳炮和神兵弩加持,曲军以摧拉枯朽之势,攻下了司州以北的林戈县和安城。

最后在司北关停下。

司北关地势特殊,是由东西两处山脉合围形成的一处天堑。

前朝皇帝命人在此处修建了巨型城楼,以作为北边敌人从西路进攻中原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处易守难攻,如今也将曲军挡在了门外。

倒不是说攻不下来,而是安王很快反应过来。

担心大本营被端,他连丢失的三个城池也顾不上了,火急火燎地带兵回来驰援。

曲军见好就收,安王还没跑到司北关,他们就鸣金收兵了。

攻下两座城池,曲花间命杜山君驻扎安城,又派去几名幕僚去新得的城池做县令,很快便将两座城池收归。

司北关易守难攻的同时,反向也是一样的。

守关容易出关难,且安城有重兵把守,也不怕安王再抢回去。

风尘仆仆赶回来应敌的安王,却发现人根本没打算攻打司北关。

反而热火朝天的开始治理安城和林戈县。

而他因为撤兵,雍州再次丢了一个城池。

连丢六城的安王气急败坏,连带着恨上了他手下那位第一谋士。

若非这蠢货的儿子不中用,他何至于丢失南方三城?

也不会因此率兵南下,更不会被曲军偷袭,失了北方两城!

要知道,雍州原是反王南军的地盘,本就穷困。

司州却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封地,不说有多富庶,可也是他最重要的经济和兵力来源。

拢共也就五个县,一下子就丢了两个!

“无耻小儿!”安王提起曲长安,恨得砸碎了自己最喜爱的建盏。

“会须杀此龙阳辈!!”。

底下一干谋士看着从不动怒的主公发了这么大的火,谁都不敢上前去触霉头,一个个低着头装鹌鹑。

第一谋士左右看了看,见同僚们谁都不肯上前谏言,只得忍着丧子之痛前行一步。

“主公,此时不宜大动肝火,雍州战事吃紧,还是调兵前去支援才好啊。”

之前安王带兵回司州时他便不甚同意,虽也有替爱子报仇心切,可更多的还是担忧雍州失守。

司州有司北关在,那曲长安至多不过是取两城。

等打退燕军再回来收拾不迟,可雍州若是再丢一城,便是断了司州与梁州的去路。

否则那燕王怎会无端从三州中间的雍州入手?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司、雍、梁三州南北连成一条线,地形与己方不利,一旦中间被打开了口子,那位于南边的梁州就是燕王的囊中之物。

谋士看得通透,可安王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忠言。

反倒是将矛头指向了他,“老东西,若非是你!若非是你那不成器的儿子!本王如何会落得如此窘态!

莫不是你与那贼子勾结,故意来加害本王!”

“臣冤枉!”

谋士‘砰’地一声跪下,脑袋俯地,“天地可鉴,臣一片忠心绝无半分假意,臣的儿子可是为主公效力而死啊!主公怎可……”

“够了!滚出去!”安王一甩袖,怒声打断了谋士的话。

谋士跟在安王身边多年,与同僚们相处得十分和谐,见人受到怀疑,其他人纷纷替他说情,“主公,谋公一片赤诚,绝不是那等……”

不等那些人说完,安王随手拿起一个水壶往人堆中一掷。

“滚!都滚!”

水壶坠地,陶瓷碎片溅射开来,离得最近的谋士头一个遭殃,锋利的碎片滑过他的额头,顿时满脸的血。

他深深地看向自己效忠多年的主公,不明白一向亲和有加的人怎么变了模样。

下去后,交好的同僚纷纷凑上来安慰,“主公只是连失六城,一时怒急,并非真心怀疑你,谋公宽心哪!”

谋士心里也是这般想的。

虽是被申斥了,可自己得主公重用多年,立功无数,儿子也是尽忠而死,不可能轻易被厌弃。

按照以往的惯例,想必主公冷静下来后定然会亲自登门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