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23(2 / 2)

加入书签

:“好。”

闲聊几句,李冰就走了,他要带领团队去往京城,调试车机系统。

陆良仰头躺在老板椅,幽幽叹道:“市场发展太快似乎也不是好事。”

他想起刚认识李冰那会,为了推广新能源市场,无条件把咛德时代推给他。

希望借用陆良名气,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个行业,市场做大,对从业者都有好处。

第一不仅是荣誉,也是责任,李冰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他还是想这么做。

说明过去一年,行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高压,让他不得不忘记初心,选择冒险。

“李冰有这个想法,那李响,何小鹏,会不会也有呢?”

陆良眉头紧锁,蔚小理的其余两家,理想他有股权,应该也能制止。

但小鹏,以及新冒出的各种势力,就完全在他能控制的范围之外。

“多事之秋。”

陆良躺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突然想到比亚迪老王,他是新能源汽车协会的副会长。

给他打去电话,告知担忧:“王总,市场良性发展,对任何从业者都有好处。”

他希望老王来年能提出些建议,如收紧批审,强制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测试。

第一不仅是荣誉,也是责任,这话放在陆良身上也同样适用。

他这么费心费力的推广新能源,不少人都是因为对他的信任才接受新能源汽车,他也要承当一部分的市场监督责任。

老王眉头紧锁,陆良有责任监督市场,那他们比亚迪更有责任。

他沉吟片刻:“陆总,您不如抽空来深镇一趟吧,我推荐您入会。”

新能源汽车协会的总部在京城,但主要办事处在深镇,因为深镇不仅是新能源重点试验城市,还有他们比亚迪的存在。

比亚迪开始承包深镇的轨道交通,预计十年后就能完全替代燃油公共汽车。

比亚迪可以说是在朝党,陆良也可以说是在野党,他们两家同时发力。

上层管理人员,也必须要慎重考虑。

今晚没了,明天开始爆发补更。

老许来袭

“我抽个时间过去一趟。”

陆良想了想,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显然老王不敢以一己之力充当行业拦路虎。

不过这事由他提出,让老王一个人顶在最前面,好像是有点不厚道。

陆良唤来温超,预定去往深镇的机票。

他也想了解插混模式,跟增程模式,两者之间的优劣。

国土面积太大,返乡之旅动辄上千公里,节假日堵车更是常态,极寒地带还会降续航。

续航焦虑现在存在,以后也会存在,哪怕充电桩数量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各个村,依旧会有续航焦虑。

加满一箱油,顶多两分钟。

而充电,哪怕超充,最快也要半小时才能充到80的电量。

蔚来的换电策略,倒是个解决的办法,但最近市面出现了种共享充电宝,魔都一些热门地段,依旧一宝难求。

纯电车型,基本续航150公里就要考虑充电的问题,因为虚标,也因为去到目的地有可能没有充电的空位。

但燃油车不同,哪怕油表显示只剩下50公里也不会着急,因为只要去到油站就绝对能加上油。

50公里找不到油站,或者油站没油,属于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的小概率事件。

虽然陆良看好新能源行业,但也不会否认这就是燃油车所来带的安全感。

所以混动的流行是必然,哪怕平日开电开上瘾,一年可能用不到两箱油。

但只要有一次机会,就能证明当时买混动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陆良已经有思路了,首推纯电,因为纯电代表纯粹,代表高端,然后再向下兼容混动。

只是混动,他还没有考虑好,到底是采用插混,还是增程。

打算去找深镇船夫哥学习学习,最好是再认识几个高精尖的人才。

比亚迪的人才太多了,作为行业新人,他有必要帮比亚迪分担一点人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